目錄

介紹

零信任已成為依賴遠端存取的小型企業的必要條件。隨著員工和承包商從家庭網路和未管理的設備連接,傳統的以VPN為中心的邊界安全留下了關鍵的漏洞。本指南解釋了零信任對小型企業遠端存取的意義,並展示了如何在0到90天內通過身份、設備狀態、最小特權、分段和監控等實用步驟來應用它。

什麼是零信任,為什麼中小企業需要它來進行遠端存取?

零信任是一種網絡安全框架,建立在“永不信任,始終驗證”的原則上。零信任不假設企業局域網上的用戶是安全的,而是將每個訪問請求視為來自一個開放的、潛在敵對的網絡。

這對中小企業至關重要,因為遠程工作已成為許多團隊的默認選擇,而不是例外。每一台連接家庭 Wi-Fi 的筆記型電腦、每一個未管理的移動設備以及每一個承包商的 VPN 連接都增加了攻擊面。與此同時,攻擊者越來越多地針對中小企業,因為他們知道防禦措施通常較為薄弱,流程也不夠成熟。

透過將零信任應用於遠端存取,中小企業可以確保只有授權用戶和受信任設備連接,根據上下文強制執行最小權限,並持續監控存取。這種方法不僅降低風險,還有助於與NIST、ISO 27001和GDPR等框架保持一致,而無需完整的企業解決方案。 安全堆疊 .

中小企業零信任遠端存取的關鍵組成部分是什麼?

要建立零信任遠端存取策略,中小企業應專注於幾個相互強化的基礎組件。

  • 身份與存取管理 (IAM)
  • 設備信任與姿態
  • 最小權限訪問
  • 網絡分段和微邊界
  • 持續監控與行為分析

身份與存取管理 (IAM)

集中身份和訪問管理 (IAM) 是零信任的核心。應盡可能使用單一身份提供者,以便每個遠程訪問決策都基於經過驗證的用戶身份。必須對所有遠程訪問強制執行多因素身份驗證 (MFA),而不僅僅是對管理員。基於身份的政策應區分員工、承包商和服務帳戶,並在授予訪問權限時考慮設備類型、位置和風險級別。

設備信任與姿態

零信任假設即使經過身份驗證的用戶,如果設備受到損害或配置不當,仍然可能存在風險。在允許遠程訪問之前,環境應該驗證設備狀態:操作系統版本、補丁級別、端點保護和基本配置。即使是簡單的檢查,例如阻止過時的操作系統和強制磁碟加密,也能顯著減少風險。條件訪問政策可以拒絕或限制來自不符合最低健康要求的設備的訪問。

最小權限訪問

最小權限確保每個身份僅擁有執行其角色所需的訪問權限。對於中小企業來說,這通常意味著消除共享的管理帳戶、減少端點上的本地管理員權限,以及審查哪些員工實際上需要完全的遠端桌面訪問伺服器。權限應定期審查,並在角色變更時撤銷。對外部供應商和支持提供者應用最小權限尤為重要,因為他們的帳戶通常是高度重視的目標。

網絡分段和微邊界

平面網絡使攻擊者在獲得立足點後輕易地橫向移動。網絡分段通過將關鍵系統(如財務、人力資源和業務應用程序)隔離到單獨的區段來限制這種移動。微邊界進一步通過在特定應用程序或服務周圍設置邏輯邊界,並要求經過身份驗證和授權的訪問路徑來實現。對於遠程訪問,這可能意味著僅發布特定應用程序,而不是暴露整個桌面或完整的網絡隧道。

持續監控與行為分析

零信任不是一次性的門檻;它是一個持續的風險評估。中小企業應該記錄所有遠程訪問事件,跟踪會話活動,並監控異常情況,例如來自不尋常位置或設備的登錄,或不典型的訪問模式。行為分析工具可以標記可疑行為以供審查,並觸發自動響應,例如增強身份驗證或會話終止。維護所有遠程會話的審計記錄也有助於合規性和取證調查。

中小企業遠端存取的實用零信任藍圖是什麼?

實施零信任不需要拆除和更換現有基礎設施。分階段的方法使中小企業能在保持運營順利的同時提高安全性。

  • 第一階段:建立基礎
  • 階段 2:強制執行安全的遠端存取
  • 階段 3:成熟與自動化

階段 1:建立基礎 (0–30 天)

首個月專注於身份衛生和可見性。啟用所有遠程訪問系統的多因素身份驗證,包括RDP網關、VPN門戶,以及 軟體即服務 管理控制台。對用戶、設備和遠程訪問的應用程序進行清查,並確定哪些系統對業務最為關鍵。

在此階段,通過刪除不活躍的用戶、關閉舊的承包商帳戶以及確保特權用戶明確識別來清理帳戶。這也是標準化遠程訪問入口的時候,以便員工不使用臨時工具或未管理的服務。結果是清晰的集中圖像,顯示誰在從何處訪問什麼。

第二階段:強制執行安全的遠端存取(30–60天)

一旦基礎設施就位,轉向加強訪問路徑。限制對已知和受信任設備的遠程訪問,首先針對管理員和高風險角色。開始根據角色或數據敏感性對內部網絡進行分段,即使這最初意味著在伺服器組之間使用簡單的VLAN或防火牆規則。

配置詳細的日誌記錄和監控遠程連接,包括登錄失敗嘗試和會話持續時間。對關鍵角色和供應商應用最小權限原則,減少對伺服器和文件共享的全面訪問。在這個階段,許多中小企業選擇從廣泛的 VPN 訪問轉向更細緻的應用或桌面發布。

階段 3:成熟與自動化(60–90 天)

最終階段專注於減少手動工作和不一致的執行。引入自動化政策執行,評估每次連接的設備健康狀況、位置和用戶風險。在可能的情況下,整合 行為分析 以標示使用模式或可疑活動的突然變化。

建立定期流程以輪換敏感憑證、審查特權訪問並分析遠程訪問日誌。為可疑帳戶妥協或異常登錄行為等情境制定簡單的事件響應手冊。在此階段結束時,零信任應該感覺不再像一個項目,而更像是管理遠程訪問的默認方式。

對中小企業的零信任遠端存取有哪些常見的誤解?

許多中小企業的IT團隊因為持續存在的迷思而猶豫不決是否採用零信任。

  • 零信任僅適用於大型企業
  • 實施零信任將減慢用戶速度
  • 我們已經使用 VPN,這樣不夠嗎?

零信任僅適用於大型企業

實際上,雲端身份提供者、多因素身份驗證解決方案和現代遠端存取工具使零信任模式變得可及且經濟實惠。從身份、多因素身份驗證和基本分段開始,能在不增加企業級複雜性的情況下實現有意義的安全增益。

實施零信任將減慢用戶速度

用戶體驗通常會改善,因為摩擦從不斷的安全提示轉移到更智能的、上下文感知的檢查。一旦用戶被驗證,他們可以更快地通過訪問所需的內容。 單一登入 (單一登入) 和專注的應用程式發佈,而不是完整的 VPN 隧道。

我們已經使用 VPN,這樣不夠嗎?

傳統的 VPN 一旦用戶進入後會授予廣泛的網絡訪問權限,這與零信任原則相矛盾。VPN 仍然可以發揮作用,但必須與強身份驗證、設備狀態檢查和細粒度的訪問控制相結合,以限制用戶實際可以訪問的內容。

零信任在遠端存取的使用案例中有何影響?

  • 遠端員工
  • 分公司
  • 自帶設備 (BYOD)
  • 第三方承包商和供應商

遠端員工

遠端員工從家庭 Wi-Fi 或公共網路連接時,直接受益於零信任控制。多因素身份驗證、設備狀態檢查和細緻的訪問政策確保被破解的密碼或遺失的筆記型電腦不會自動暴露內部系統。IT 可以僅發布員工所需的應用程式,而不是開啟完整的網路隧道,從而減少攻擊者的橫向移動機會。

分公司

分支機構通常依賴於站點到站點的 VPN,這些 VPN 隱含地信任位置之間的流量。零信任鼓勵對來自分支用戶到總部系統的每個請求進行身份驗證,並在部門之間應用基於角色的訪問和分段。這限制了如果分支工作站受到攻擊的影響範圍,並通過使跨站點訪問更加可見和可審計來簡化監控。

自帶設備 (BYOD)

自帶設備 如果設備未經管理或安全性差,可能會帶來重大風險。透過零信任,IT 可以執行設備信任政策,而不必完全接管個人設備。例如,僅允許通過加固的客戶端或檢查瀏覽器和操作系統狀態的 HTML5 閘道進行遠端訪問。敏感數據保留在已發布的應用程序內,而不是存儲在本地,平衡安全性與用戶靈活性。

第三方承包商和供應商

第三方帳戶經常成為攻擊目標,因為它們通常擁有廣泛的訪問權限和較弱的監管。零信任建議為承包商和供應商發放短期、範圍有限的憑證,並與特定應用程序或時間窗口相關聯。所有訪問活動應該被記錄和監控,並在合同結束時立即撤銷權限。這種方法減少了孤立或過度特權的外部帳戶的長期風險。

提升您的零信任之旅,使用 TSplus 高級安全性

為了幫助中小企業將零信任原則轉化為日常保護, TSplus 高級安全性 為遠端桌面和基於網頁的遠端存取部署增加了一個強大的安全層。像是駭客IP保護、勒索病毒保護、地理限制和基於時間的存取控制等功能,使得在現有的Windows伺服器上執行現代政策變得更加容易。

我們的解決方案 幫助您減少攻擊面,控制用戶何時以及從何處連接,並迅速對可疑行為作出反應。無論您是剛開始您的零信任之旅還是正在完善您的控制,TSplus 提供適合中小企業的工具,以自信且無需企業級複雜性地保護遠程訪問端點。

結論

零信任不再是一個流行詞;它是中小企業保護遠端訪問的一種實用且必要的演變。通過專注於身份、設備健康、最小權限和持續可見性,中小型企業可以顯著降低被攻擊的風險,而無需建立大型安全團隊。

從小開始並不是弱點。通過在0到90天的藍圖中持續應用漸進式進展,將使遠程訪問從高風險的必要性轉變為一項可控的、可審計的服務,使用者可以依賴,審計員可以信任。

進一步閱讀

back to top of the page icon